东梓关村再生(上)
老人、老树、老房子,这三个词恐怕可以概括大多数中国乡村的生活面貌。村子越来越老,光阴在这里有时显得特别长,有时又显得特别短。日落日升,既是新的一天,但仿佛又与逝去的昨日没有差别。
2016年,东梓关村“突然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村中的水、村中的人,甚至连村中的空气,都被搅动得荡漾、轻舞起来。
东梓关村这组新杭派民居恰如吴冠中笔下的粉墙黛瓦,透着浓浓的江南韵味。推开前院的木门,便可见一片青翠的田野,不用追逐,诗意就在眼前。
东梓关村位于富阳区场口镇西部边缘,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村落。整个村居沿富春江水岸呈带状形分布,现存清末民国初的建筑百余幢。除了新杭派民居的打造,这两年东梓关村也对这些老建筑进行了改造,并对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进行挖掘与保护。村党总支书记许时新说,农村要有农村的样子,要把原始的风貌在东梓关显现出来。这组被称作“中国最美乡村回迁房”的新杭派民居,事实上也是参照东梓关村一些古建筑的风格,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的。
这组新杭派民居看上去是很美,不知道住在里面的村民买不买账?下一期,我们会带大家走进村民王大姐一家,看看他们的乡村生活是不是也变得更美好啦。
文:张 怡
我们点评
东梓关成为“网红”,是因为“中看”,更重要的,是因为“中用”。乡村改造,我们见过太多的中看而不中用的所谓“作品”。东梓关的设计者遵循“让乡村更美好”的理念,这里的“更美好”是指乡村“生活”的更美好,而不是“看上去”更美好。这当然是他们的“作品”,但准确地说,应该是他们送给村民的“礼品”。
点评人:曹工化
著名文艺评论家
中国美术学院城乡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
西湖影像促进会副会长
分享到: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